当前位置: > 文化人物 > 叶君健: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

叶君健: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

【 录入:admin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数: 2175     更新时间: 2014-06-30
导 读:   时光荏苒,叶君健大师已经离开我们15个年头了。他的一生是以创作、翻译和对外文化交流三个乐章交融组合而成的一部交响乐,他的爱国、质朴的人格精神,激励着我们永远保持进取心。

    时光荏苒,叶君健大师已经离开我们15个年头了。他的一生是以创作、翻译和对外文化交流三个乐章交融组合而成的一部交响乐,他的爱国、质朴的人格精神,激励着我们永远保持进取心。

    叶君健(1914-1999)出生于湖北黄安县八里湾附近的下叶家河村(现改为红安县)。家贫,六岁开始放牛、割草,农闲时识字、背书。14岁走出山村到上海念书,只能插班高小二年级,数学和英文都要从头学起,浓重乡音常是笑料。凭着一股拼劲儿,克服了种种难关,两年时间升入高中。当时,乡间封建统治势力的猖獗,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城市万象,促使他萌生对旧社会的憎恨。1932年考取武汉大学外语系,为筹措伙食费,19岁开始文学创作,尝试用世界语写作,为《大公报》文艺副刊《蒙光》撰稿,奠定了以世界语为手段的创作方式。在学校期间出版了用世界语写作的短篇小说集《被遗忘的人们》,署名马耳。1936年毕业后,在武汉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工作,曾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《中国作家》,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,后任教于重庆和复旦大学。1944年应聘赴英国,任剑桥大学欧洲文学研究员,1949年冬回国。他一生用汉语、英语、世界语三种文字创作,留下了500多万字的文学创作作品、300多万字的文学翻译作品。

    奏响创作、翻译、宣传三个乐章

    叶君健在湖北红安县小山村的童年生活,使他极为熟悉和同情乡镇的长工、店员、艺人等这些被欺凌被遗忘的底层人群。加之,出于向国外读者“解释中国”的意愿,常用世界语或英语写作,被国际世界语领导人拉本纳赞为:“世界语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组成分”。用英语写作的长篇小说《山村》,在许多国家出版,有多种文字译本。文学创作构成了他人生的乐章。

    新中国成立不久,叶君健怀着爱国情怀,辞掉英国高薪工作回到祖国,主编外文版《中国文学》,开始关注儿童文学的发展,把为孩子创作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坚持不懈地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,创作大量儿童文学作品,除了自己儿时的回忆,还改写了不少希腊神话、欧洲民间故事,结集为《叶君健童话故事集》。此外,翻译希腊名剧、法国梅里美、俄国托尔斯泰等的小说。为了翻译好安徒生童话,学习了丹麦语,成为依据19世纪丹麦原文版翻译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人。参考英、德、法文的译文,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,丹麦报纸刊文评论为:“中国的译本把他当作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,保持了作者的诗情、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,因而是水平最高的译本。” 安徒生以40年时间精心创作童话168篇,作品荣获“丹麦国旗勋章”;叶君健翻译安徒生作品,也于1988年被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“丹麦国旗勋章”,被赞誉为中国的安徒生。

    叶君健把对外宣传中国革命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,中译外、外译中方面的对外宣传工作,更是他一生的重要乐章。抗日战争爆发,叶君健投身宣传工作,辗转于武汉、香港、重庆之间,翻译抗战文学作品,以英语、世界语的文本结集出版。1944年,叶君健接受英国有关部门邀请,到英国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。抗战胜利后,叶君健用英语创作小说,出版了短篇小说集《无知的和被遗忘的》、《蓝蓝的低山区》,长篇小说《山村》、《他们飞向前方》等。1949年回国后,参与创办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对外文学刊物《中国文学》。他为《毛泽东诗词》英译本的出版,付出了大量心血。 

0
收缩
  • 代请专家

  • 010-52031921
  • 13366611948